本篇文章1654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7月17日电题:“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三个“最”: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

作者郭超凯

7月17日,中国第一枚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长征5号遥四火箭将在中国文昌宇宙发射场完成垂直运输。 长征5号遥四火箭从发射场垂直测试现场运送到发射区,是其坐骑的“大火箭”(长征5号火箭)活动发射平台。

这个活动发射台长近30米,宽20米多,脐带塔高近70米,重近2000吨,这样巨大的物体定位精度达到±5毫米,创下了三个中国的“最大”。

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从业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张高翔 摄 中国国家航天局信息推广中心供图

规模最大

中国各型号发射平台的规模是根据现役火箭的现实情况开发的。 在“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建设之前,长征2号f火箭的发射平台是中国最大的发射平台。 这个发射台长24米多,宽22米,高8米多,可以对应最大直径3.35米的核心箭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新开发的“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高度接近70米,相当于24层高。 机体上面的面积达到600平方米以上,相当于篮球场,整个平台的自重接近2000吨。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垂直运输长征5号火箭的“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承载能力最强、系统最多、复杂、技术最先进的发射平台。

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从业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张高翔 摄 中国国家航天局信息推广中心供图

最高集成度

从外面看,“大火箭”活动发射台的脐带塔像卫士一样笔直地站在舞台上,这在以往的火箭发射台是看不到的。

“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比传统发射平台供电车辆少。 在“大火箭”活动发射台上一体化了机械、电子控制、液压、配电、驱动控制、空调整、环境保障、环境监视、视频监视、照明、加油、供气等系统,脐带塔、摆动杆、前置车间、尾端

把原来发射塔上的数百台地面设备整合到发射台上,这个设计有什么好处? 据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介绍,目前火箭的总装、测试和与地面设备的接口关系可以在技术现场完成。 火箭在运输中可以直接把接口输送到固定塔,而不改变状态。 科研人员的目标是在三四天内完成发射准备。 这样火箭在发射塔的准备过程就加倍了。

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从业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张高翔 摄 中国国家航天局信息推广中心供图

技术最先进

很多人观察到,“大火箭”的活动发射台上面有12根柱子一样的支撑装置。 这是火箭在发射台的“座位”。 研究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开发了“十二点调平技术”,使火箭“坐下”保持笔直稳定。 这不仅有助于火箭的力量,也有助于火箭的瞄准、发射。

通常的火箭是4点支持,但“大火箭”的体积比以往的火箭大得多,需要增加支持点。 研究开发人员参考了“三点调平技术”“四点调平技术”,克服了技术跨度大、调整难度大等困难,开发了“十二点调平技术”。 这个技术完全可以自动控制,操作员只要按下按钮几分钟就可以自动调整“大火箭”,“坐”在发射台。

另外,“大火箭”活动发射台的螺栓和相应的负荷技术也有“先进性”。 文昌宇宙发射场为高温、高湿、多盐雾,但在共同练习任务期间,“大火箭”活动发射台的螺栓没有生锈。 专家说,这是因为工厂出货前,技术人员防腐加工解决了螺栓。 安装螺栓时,发射台在运转、作业中防止螺栓松动,也使用了确保螺栓可靠性的特殊技术。

这样的新技术,在“大火箭”活动的发射平台上还有十几个项目。 这些新技术是确保火箭安全、安全和可靠性的基础,“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先进性也远远领先于中国国内现有的发射平台。 (完)

【: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