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47字,读完约11分钟

社史组的同志要求我谈谈50年代开始拍电影的情况,本来就不敢救命。 年代久远,是将近半个世纪的事了。 特别是经过十年的内乱,找不到很多材料。 一点电影也没有自己参加。 光凭个人经历和记忆,万一泄露了,无法描绘整体情况。 但是社史集团的同志想谈谈我所知道的事情。 为了当时为电影做出贡献的同志留下了一片鳞片,我不惜浅薄,概述如下。

拍电影的来龙去脉

因为1956年,香港华文电影企业主持人、爱国民主人士兼导演赵一山想打开他们的电影发行市场,扩大电影的主题素材和复印件,在内地拍摄风景纪录片。 他当时找到了中国侨民委员会办公厅进行联系。 征得中国华侨委员会领导的同意,把他们介绍给广东省华侨委员会。 然后从文教司文化处派遣杨建能同志协助,陪同广东潮汕和海南岛等拍了一部名为《月亮是故乡明》的风光纪录片。 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潮汕、海南岛风景区和人民生活的新面貌。 电影中穿插了“陈三五母亲”的场景和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的歌舞。 接着还拍摄了舞台纪录片《火烧临江楼》。

之后赵一山要求中国华侨委员会继续支持他们的电影事业,因为他们的人力有限,希望华侨委员会组织力量拍照,电影由中文电影企业发行,以这种方式支持他们。 经过侨委的指导研究,介绍新中国的风光文物,反映华侨乡和各地人民生活情况的纪录片认为了解中国对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认知是有意义的,同意了这个要求。 这件事交给文教司处理。 最后负责策划,对当时廖承志同志的电影以爱国主义为方针,国内外有差异,面向低调、广泛中间落后的大众,在香港得到立足之地,进入非建交地区和台湾,寻求长期生存的指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

赤裸裸地奋斗

不是电影制片厂,拍电影是新生的事。 在电影从业人员和器材等方面,又穷又二白。 首先是处理干部和器材的问题。

1958年,公司领导从照片部呼叫吴岳进行拍摄。 因为吴岳从在泰国时就开始从事摄影,拍摄人物形象得到好评。 在此基础上,拍电影很容易掌握。 从公司屋里叫谷雷声。 山谷对戏剧表演有一定的基础和才能。 另外,从专题新闻部文艺小组叫我,主要负责剧本。 也许是因为在香港参加过电影事业,因为《大公报》、《文汇报》等,在电影中和有趣的朋友一起做过影评事业,和电影界的人交往,对电影场的情况也了解一点吧。

收集这些身体后,在吴江和谢石基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开始了准备事业。 吴岳去潮汕拍《诗海》,谷雷和赵一山一起学习了导演的工作。 我打算去福建采访,写反映华侨乡新晋江(后来改为福建风景)的剧本。 今后陆续调动同志,组成电影队。 到1962年电影队共有18人,名单和分工如下

导演:谷雷鸣

编剧兼导演:方树勋

拍摄:吴岳孟蛞辉姜伟李志平伊铁士李保定翁启明

美工:庄志波

场合记,切断:江云钦

录音:梁忠宗

上映:侯祥英

联系方式:洪宁

会计:郭秀珍

资料来源:李兴业杨兰秀

剧务:王永惠

拍了很多电影,当时这个队被称为“十八个好汉”,也许有点夸奖。

电影队人数很少,没有正式从事过电影拍摄,但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特别是三年的困难时期,能完成几十部电影的拍摄,确实经过相当艰苦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可以总结成几点

大家对电影这个新鲜的工作很有趣。 我敢打破迷信,大胆追求。 我想全心全意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多年来,不怕苦,不计得失,不追求名利,对所有电影都没有起真名。

2、在工作中没有经验,是白纸,但白纸上可以画出各有特色的画面。 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可以虚心学习。 在中学,我在学校工作。 实践中逐渐总结经验,从幼稚走向成熟。

3、侨委、领导的指示、督促和关心,以及在电影过程中提出意见。 领导理解拍电影的特殊性,给与比较宽松的环境。 吴江可以大胆聘用干部,培养人才,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 他鼓励拍摄的同志尽快熟悉和掌握机器,提高拍摄艺术和妙手。 我认为适当支付学费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胶卷的消费比例可能比正规的电影制片厂多。 有一次孟蛐辉在摄影报告中销毁了胶卷,吴江同志没有给他处分,只是要求他认真总结经验,提高技术。 孟寇辉很感动,很努力地研究,很快就能独立拍照。

也把江运钦送到制片人那里学习切割。 让侯祥英学习上映。 担任监督的同志也安排相关部门学习,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早点独自承担工作责任。

当然,拍这么多电影,只有电影队十几个人是做不到的。 公司内部画刊组的王群青、照片组的沈鸣、陈秀全也给予了合作。 特别是王群青先生,致力于完成很多风景纪录片。 多部风景电影和他写解说词。 他的解说简洁,情景交融,雅俗共赏,意味深长。 北京电影印刷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也热情地完成了后期制作。 另外,与摄影地区各级领导、剧团及相关负责人的大力合作密不可分。

风景纪录片与戏曲艺术电影

1959年3月,谢石基、吴岳、谷雷鸣和我联系了在广州拍照。 吴江同志和文教司长肖林先后到达广州。 肖林告诉我,1959年摄影计划者方面副主任同意拍摄《新晋江》、《美丽三江》、《新潮梅》等华侨乡的风景电影。 本来计划拍十几部戏曲艺术纪录片,但改为若干干部。 据说福建叶飞总督支持拍摄《新晋江》。 他还谈了广东省侨委主任黄声、广东剧和潮剧的拍摄。 吴江谈了年内拍一些戏曲电影的计划。 2月他和赵一山在无锡看锡剧团梅兰珍演出的《碧血扬州》,觉得演出水平很好,可以拍锡剧,但拍摄地点正在举办展览会。 有必要延期。 所以谢石基联系杭州拍越剧《西厢记》,让赵一山、谷雷鸣一起去。 吴岳回到汕头继续拍《诗海》,我也去汕头拍《诗海》。 然后,重点是把采访福建的《新晋江》(后来扩大后改为《福建风景》)的纪录片剧本送到北京。 就这样,拍照的商家纷纷开始了。

从1958年到1964年,电影队(后来改为电影组)拍摄了20多部风景纪录片,8部舞台戏曲艺术电影。

风景纪录片:

这个时期拍摄的风景纪录片有《诗歌之海》、《故乡行》(福建风景)、《美丽三江》、《北京漫游》、《万里长城万里长》、《芦沟桥畔》、《泰山南北》、《齐鲁英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末代皇帝溥仪》

戏曲艺术电影:

1959年至1963年拍摄的戏曲艺术电影有《西厢记》、《线婚缘》、《红记》、《并蒂莲》、《云中绣花鞋》、《孟丽君》、《珍珠塔》、《姐妹容易结婚》8部。

上述风景纪录片和戏曲艺术电影向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介绍了祖国各地的风貌和地方以前流传下来的戏剧艺术,使关心新中国的观众增强了向往祖国的自信。 对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欺骗的观众,起到释怀、恐惧、潜在默契的作用。

历史的回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一些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的电影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场灾害的冲击。 1967年,的电影被没收、没收和审查。 必须追究电影的背景。 怀疑他把风景画背叛了祖国的山河,泄露了秘密。 戏曲电影被批评为传播封、资、修。 事实上,这些电影可以由华侨委员会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查后对外发行。 当时从事电影工作的同志知道自己拍照的过程,没有秘密,心平气和。 但是,对于这场突然的政治暴风雨,心情也很沉重。 当时侨委副主任方和吴江被“批斗”时,电影主持也是他们的罪名。 大家都很困惑。 我不能理解那个混乱的局面。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无论如何。 在黑暗中被封印多年的早期电影,能洗掉不真实的罪恶,也能找回天日。

1978年,在北京的一个部门,租了戏曲电影《云中的绣花鞋》、《珍珠塔》、《姐妹容易嫁人》和一点风光电影在单位上映。 之后,所有的电影都交给了电影发行企业留下来。 《云中的绣花鞋》、《珍珠塔》、《姐妹容易嫁人》等电影也经过中央电视台在全国播放。

长江后浪推前浪。 早期的电影已经是过去的了。 具有时代的界限,历史的印记。 有艺术、思想上的不足。 有欢乐和创伤。完成了当年的历史使命。

1978年,机构体制独立后,电影部成立,还成立了以吴江为会长的“南海电影业企业”。 由于电影部和“南海电影业企业”的努力,中断了10年以上的电影重新开始了。 除了风景照片,还拍摄了凌子导演的《原野》。 凌子风导演的《春桃》韩兰芳导演的《精变》等受观众欢迎的故事片。

另外,我和外国、台湾电影业界的人、港商合作,开始了拍照的业务。 合作电影有《龙的精神》、《北京故事》、《八千里路云和月》、《南拳王》等十几部。 在香港、澳大利亚、欧洲、美国等20多个国家上映,很受欢迎,很有影响力。

1985年,电影部扩大到电影声像部,业务迅速发展,拍摄了几十部电影。

采取了与外国、港口、台湾人合作拍照的措施,拍摄了多部电影。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呼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精神,反映中国“文革”后的新社会面貌,使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外国人进一步认识中国的现实,吸引他们对中国的认可和向往。

社会迅速发展,世界面貌日新月异,我国也是。 相信的电影会写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新闻社,简称“”,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第一信息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湾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其联系的外国人为第一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

经刘少奇命名,1952年10月1日由中国情报界和华侨界名人成立。 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创立者和领导。 发起者是金仲华、胡锦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情报界的名人。 有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了第一任社长。 的前身是1938年在周恩来的参与策划下,进步文化人范长江、胡诚之等成立的爱国进步情报机关——国际情报社。 承担的职责有对外情报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媒体新闻总汇、国际通讯社。 要履行职能,首先有四种形式。 一种是以前传达的形式的报道,包括复印件、照片通稿、专题报道等。 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新闻、视频、手机邮件等。 三是海外中文报纸的提供。四社刊。

目前员工2000人,总部设在北京,拥有46家国内外分公司。 在北京、纽约和香港设立新闻中心。 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新闻发布系统,每天24小时全天候向全世界发布复印、照片、互联网、视频、手机邮件等各种信息新闻产品,顾客和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亚洲最早上网的中文媒体chinanews于1995年在香港成立。 1999年1月1日,总公司在北京开设了中国信息网,简称“中新网”。 中新网继承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高雅”,在众多平面媒体投稿中具有独特的特征。 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信息网站也是世界中文网络原革新闻报道的最重要的文案供应商。 2000年1月1日创刊的《中国信息周刊》是目前中国最有名的时政周刊之一,用英、日、韩、意等4种外语出版了5种版本。 以其敏锐、深度、敏锐、独特的精神坐标在国内的信息周刊杂志中有着独特的特征,其个性化标签是“影响很大的人”,鲜明地刻在网民心中。

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华文媒体领袖峰会,从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了6次。 在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提案下成立了以“服务、交流、平等、共赢”为宗旨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个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