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在昆山杜克大学举行的“2019杜克国际论坛——迎接中美高等教育合作新时代”上,中美校长展开对话,多视角展望中美高等教育未来快速发展。 黄莹 摄

中新网昆山12月18日电(黄莹)“一杯超越文化的融合味道的咖啡,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 18日,在昆山杜克大学举办的“2019杜克国际论坛——迎来中美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时代”上,我们期待着从中美两国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家的多角度展望中美高等教育未来的迅速发展,开展更广泛的行业合作 回顾中美建交40年来,从“政府互派学者”、“公派留学”、“自费留学”、“共同研究”出发,中美教育行业合作交流的深刻历史渊源,教育合作已经成为两国之间的强大纽带,推动两国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有学者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教育交流已经从单向交流迅速发展为双向合作、互利共赢,不仅在两国大学之间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及多组织教育交流也有显著提高,留学低龄化的趋势 这也是双方开展共同研究的动因之一。

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冯友梅表示,1979年从中国赴美的留学生约1000人,2019年有36万人以上。 从美国来中国的留学生在2000年以后逐渐增加,现在每年约有2万人。 目前,在中国的中外合作项目,包括学院、独立学业在内,有2400多个。 其中,中国和美国的合作占22%。 由此可见,扩大中美教育合作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她认为,与国家、政府、公司、个人等交流形式相比,教育合作交流,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时间长,参加者广,在将来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出色。 “中美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对促进地区快速发展问题的处理,进一步处理世界快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性问题有很大帮助。 ”。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全球战术国际事务副教务长gillatz表示,学校在上海设立了全球窗口办公室,成为了45所大学和合作大学。 “中国学生占我们国际学生的数量,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多元文化的体验和学习,适应全球化公司的迅速发展,强调文化间人才的特点。 ”。

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建立的联合研究项目,在培养3000多名学生、活跃在中美多行业、推进中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认为,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未来的迅速发展只有更加包容,增进交流,开展更开放、更高水平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现在知识和创新驱动型经济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国际化技术合作的势头不可阻挡。 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的曹聪创新学教授说:“我们学校在《科学》《自然》等世界领先的期刊上发表了很多论文,其中很多都与国际合作有关。”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副校长eliezershalev也强调国际科学研究合作的重要性,说“愿中西医融合贯通,促进人类健康”。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为了传授鱼,还为了让人们在跨文化的体验实践中实践知识,形成跨文化的价值观。 》上海纽约大学学术英语主任brandonconlon将这种体验比作超越文化的融合味道的咖啡,值得期待。

与会学者认为,不断改革教学做法将是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增进科研合作交流是大势所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产业,打造一个具有革新性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全球化,共同应对全球问题找到处理方案,才能造福全人类。”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denissimon说。(完) 【: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