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7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张素)“要正确掌握电子数据规则的应用,认真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对证据调查、认定、采纳的影响。 ”。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26日在北京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据当天通报,最高法编纂了从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 编纂后新颁布的《民事证据规定》共100条,其中增加了条文47条。

江必新说,电子数据是年《民事诉讼法》增加的新证据形式。 年《民事诉讼法解释》对电子数据的含义制定了大致、概括的规则。 为了处理审判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问题,这次对电子数据范围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规定当事人提供收集和维护电子数据的要求,规定了电子数据审查评价规则,完善了电子数据证据规则体系。

根据最近公布的民事证据规定,电子数据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网页、博客、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发布的消息。 手机邮件、电子邮件、即时消息、通信集团等互联网应用服务的通信新闻客户注册新闻、身份认证新闻、电子商务记录、通信记录、登录等新闻文档、图像、音频 另外,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为证据时,必须提供保存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 当事人必须以电子数据为证据,提供原件。

江必新在会上表示,各级人民法院将密切注意新新闻技术对民事审判业务的影响,加强对电子数据规则应用的研究,积极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事件事实精度的方法、做法,取得新的技术进步

他说,要引诱当事人正确运用新的证据形式和说明做法完成举证,节约当事人的诉讼价钱和人民法院的审判资源,提高案件事实查明的客观度和公正度。(完) 【: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