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4字,读完约3分钟

新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张子扬)三军仪仗队是被阅览的第一方面队,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组成。 带头的是陆海空军三名队员组成的军旗组,军旗手两侧各有一名护旗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成立于一九五二年,自成立以来,他们圆满完成了三千多仪仗司礼和重大庆祝活动任务。

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作为国庆节大阅兵的第一方阵备受瞩目,标准正步,一步七十五厘米,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步,经过天安门被读区,走出了九一步,分秒也不错的奇迹。

但是,要成为好的仪仗兵,几年后在训练场踢几十双马鞋,踩几十公斤鞋钉,走的路可以绕地球好几圈,流血的汗可以用吨来计算。 仪仗队的将士中流传着“训练场只有一百多米,但作为仪仗战士永远够不到头”的话。
在这次国庆节阅兵中第一次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三军仪仗队军旗手朱振华,在自己完美的演出中履行了诺言。

但是,做好三军仪仗队的旗手并不容易。 “要保证顺风不快,逆风不慢,侧风不摇。 克服风力的影响,保持稳定性是最重要的。 ”。

在阅兵村,为了稳定掌旗的动作,朱振华尽可能进行了载荷练习,增强了臂力。 水壶被他当作辅助工具,他把水壶装满水挂在旗杆上,最初是一个,然后挂两三个,重量达十公斤。 直到动作完全定型。 每次刮风,别人都跑到休息室、宿舍,他带着旗组在风中训练稳定性。

熟悉朱振华的选手对记者说,每天挥舞几百次旗子,朱振华背上的肌肉抽搐,接受体操后,两个人可以脱离身体训练,只是晚上睡觉,写字握笔也非常困难,吃饭的时候只能用勺子帮忙。

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朱振华敢于把不锈钢制的防磨损旗杆变成了形状。 在暴风中,朱振华举旗前进,稳定保持标准前倾45度的角,一点也不动。

三军仪仗队方队长李本涛是阅兵村最年轻的队长。 这位“70后”年轻军官于一九九七年率领仪仗队完成了回归香港的政权交替仪式。 1999年,他又指挥三军仪仗队出现在澳门文化广场上的2008年,他亲自在中华大地上首次举起奥运会旗。 2009年,他将自己训练的方队送到天安门广场,护卫军旗首先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查。

如果说三军仪仗队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崇尚中国军人特有的精神。三军仪仗队方队政委陈卫民说:三军仪仗队是中国军队序列中的一支特殊队伍,参加了自新中国树立以来的历次阅兵。作为中国军人的象征,三军仪仗队每年在几百次的重大国事活动中展现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和中国军人的威严,并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国际宾朋的敬仰和喝彩。(完)
不自然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