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经武昌站。 侯根水 摄



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右二)在杨尚昆(左二)、吴邦国(右一)、黄菊(左一)等陪同下,在上海杨浦大桥工地向桥塔上施工的工人招手致意。当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张蔚飞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1年前的今天,小平去世了。

16年前的今天,小平第二次巡视中国南方,再次推进思想解放运动。
是年,88岁了。 在女儿邓榕的记忆中,父亲甚至不能再在摇晃的车里散步了。 但在南方还有一个东西在摇晃。 改革是否会继续。

“八九年风波过后,左边的思想杀气腾腾。 和平发展的危险是经济行业公开提出的。 ”。 现在退休的陈开枝就这样想起了小平二次南巡的背景。 陈是广东省委前副秘书长,当年小平深圳之行的主要接待人员之一。

南行之前,小平已经退休两年了。 北京景山里大街的米粮仓库胡同3号,在那个青砖灰瓦的院子里,他决定的是如何把饼干分给孙子。 "爷爷只有这么多权力. "

1992年1月19日上午9点,这位老人乘坐特别列车行驶了2441公里后到达深圳,这次完全意义上的“个人之行”继续了中国改革开放国策。

另外,他去世后,他的南巡逻被理论界称为“政治遗产”。

陈开枝还记得很多细节。 老人一到酒店,从房间里出来,说:“快叫车,把深圳搞得一团糟,说资本主义复活了,到底怎么样,我得赶紧确认一下。 ”。

“这对我来说很震惊”16年后,当时的这个经验者依然钦佩小平的“大胆”。 “参观回来,大家在车里争论‘深圳姓资姓社’,老人下车后‘谁净说废话! ’”。

小平鼓励大家:“改革开放的胆子大一点,不要像个小脚女人。” 看清楚了,大胆尝试,大胆突进。 ’”

陈锡添,当时被允许采访邓南巡深圳唯一的记者。 至今他仍坦白“思想没有解放”,在代写报纸上的软文时,隐瞒了小平当时看起来敏感的话。

实际上,小平在这次南巡6次演说中再次主张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和制度是否优秀的基础。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之后这个论断出现在14大报告中。

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小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被认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另一个遗产。

在1986年6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小平说:“改革能否最终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改革。 因为首先会遇到人的障碍”。

三年后,在废除领导职位的终身制方面发挥了决策性的作用。

小平推进的改革开放震惊了世界。 国际舆论认为“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转弯180度,就像让航空空母舰在硬币上旋转一样,难以置信”。

1992年,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文案写道:“‘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记者 杨继斌) 【:朱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