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6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12月29日电题:经过2019年,中国立法机关更加开放和透明

记者梁晓辉

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最后常务委员会会议闭幕同步,民法典草案、长江保护法草案、出口管制法草案等6部法律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只要访问相关页面,填写“省”和“职业”,就可以进入系统,就某个法律草案的一个或多个填写自己的意见。 在页面的右下角,单击下载法律草案的pdf版本,留在自己的电脑上,便于离线学习和阅览。

资料图: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决策,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大会审议。记者 杜洋 摄

这种简洁方便、人性化的意见征集,在2019年人民代表大会立法中已经进行了多次。 一个提案的提出,把国家立法从立法机关变成了普通人感受到的体验,也体现了中国立法机关的开放透明性。

实际上,更开放、更透明,足以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019年的关键词之一。

以法律草案的公开意见为例,征求了多少意见? 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立法者有参考吗? 2019年,我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今年8月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工委员会首次设立了发言人制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之前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在记者招待会上,通报法案征求意见,成为固定的“议程”。 在最近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备受瞩目的民法典结婚家庭篇草案征求意见时,发言人岳仲明详细通报。

我收到了198891年社交网络上提出的237057份意见和5635封大众来信。 意见主要集中在完全近亲的范围、建立可撤销婚姻取消机构、进一步完善夫妻共同债务等方面……。

除了官方通报新闻外,中外记者还可以向发言人提问与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关的问题,或就“敏感尖锐”的问题与发言人现场“交战”。 会议上,据官方发表的电话报道,发言人办公室对任何与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问题都表现为外部即时消息。

更开放的背后是“触手可及”的立法机关。

从立法的文案来看,开放也是一个标记。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外商投资法以高票通过。 该法律是以立法深化中国改革开放为目的的法律,取代以往的《外资三法》,进一步简化了外商投资公司设立的管理程序,不再对外商投资公司的设立实行审查和备案管理。

据外界透露,该法具有内外资一视同仁的大体,从法律层面优化中国的营商环境,使外资公司在更少的限制下,更容易参与中国市场。

外商投资法的颁布不是开放的“终点”,一系列相关法律的辅助编辑,成为立法机关勾结一年的任务。 在刚闭幕的常务委员会上,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现了编纂,体现了外商投资法的精神,使台湾同胞投资同时享受制度改革红利。

有呼声说,在中国立法机关立法节奏快、任务重的基础上,可以及时进行这种辅助化的法律编纂,体现中国的开放诚意。

数据显示,到今年最后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为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今年制定了6条新法律,制定了15条法律,通过关于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许多决定,立法工作者继续权重重、节奏快、更高的优

相关立法者认为这一优势还将延续到中国立法机关明年的事业中。

根据职工安排,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于明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征求意见的民法典草案,在各方面意见汇编后,要求大会审议。

在中国立法机关更加公开透明的趋势下,预计届时大会的一系列记者招待会、部长通道、代表通道等“保存项目”将围绕大会的中心议题向社会发出更透明的“立法声音”。 数千名中外记者也将在更加繁忙的新闻传播中目睹中国第一次法典化法的调用。 (完)

【:苑菁菁】